中国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讯 记者从长沙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十一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工作,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减少能源消耗6.3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我国以能源消耗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促进了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了环境质量,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中,“十一五”期间,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累计达683.95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2242.68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6106.7万吨。 其中,2010年与2005年相比较,节能服务公司从80多家增加到800多家,从业人员从1.6万人增加到18万人,节能服务产业规模从47亿元增加到840亿元,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投资从13亿元增加到290亿元,相比形成年节能能力从60多万吨标准煤增加到1300多万吨标准煤。
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客户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工厂和设备升级,以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或者节能服务公司以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整体能源费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服务。能源管理合同在实施节能项目的企业(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在传统节能投资方式下,节能项目的所有风险和所有盈利都由实施节能投资的企业承担;而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中,一般不要求企业自身对节能项目进行大笔投资。
在“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速在60%以上,成为用市场机制推动中国节能减排的重要力量。《“十一五”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将从800多家发展到2500多家,节能服务产业将实现总产值3000亿元。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投资超过1500亿元,实现节能能力超过4000万吨标准煤。同时有效带动节能技术研发创新、节能产品创造、节能工程设计、节能咨询评估等相关行业和机构的大力发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做好合同能源管理公司的审核备案,今年公布2-3批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名单。组织开展对合同能源财政奖励项目实地监督检查。研究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第三方认证制度和项目交易制度,拓宽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渠道。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所需资本投入约3.4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新型市场化机制,如果合同能源管理成熟的话,国家或许就不必像“十一五”期间那样过于依赖行政手段。”泰豪科技负责节能项目的许文军认为。无论是市场、还是政策环境,‘十二五’期间,做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行业都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好环境。 “我们经过多年努力,梳理制约产业发展的障碍,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目前,节能服务公司已成为我国节能线上一支重要力量。”解振华说。
深入专题了解:合同能源管理的优势和难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