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兴起合同能源管理(EMC)公司 |
来源:中国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时间:2007-6-30 9:39:43 用手机浏览 |
不用你拿钱,让能源管理公司帮你实施节能项目,回报分成,这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上海兴起3年多,已完成各类节能项目近300个,年节约能源23万吨标煤,减少用电负荷108万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粉尘50吨,大幅减轻了上海的能耗负担。 近日,记者来到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采访了办公室副主任谢仲华,谢仲华告诉记者,2002年10月,上海市经委联合市计委、市建委、市人事局等部门成立了国内首家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在这里备案登记的共有30多家专门从事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这些公司3年多里已完成近300个各类节能项目,总共投入资金5.7亿元,其中,3.1亿元为非政府资金投入,全部投资预计在3年内收回。 政府支持 市场运作 上海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最大的特色是政府支持、市场运作,谢仲华认为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避免了完全放开容易出现的混乱;其次,从财政得到的有限资金可以迅速启动前期调研,还可以调动社会资金注入;最后,政府支持能让企业迅速聚焦新机制,以入选示范项目为荣。 谢仲华说,与过去政府投资节能项目不同,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政府一般补贴5%,绝大部分都是投资人投钱,其结果是每个项目都反复论证严格把关,3年内不能回收投资的项目一般不做,多数项目的前期论证都花费3—6个月,上千万元的项目长达一年半的都有。 机制上的变化不仅令投资者决策出人意料地认真,项目效益也出人意料地显著。据了解,在已经完成的近300个项目中,80%—90%的企业都反映很好。合同能源管理可以让企业设备更新、节能降耗,本来浪费的能源节约了,污染减轻了,没有投入或少量投入就能返回一定比例(比如20%)能源节约费用,若投入多,返回更多。 企业应用 行之有效 上海医药集团属下的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循环水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是上海第一个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上海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该公司签订3年合同,投资240万元节能改造,改造后节约的能源费用20%归新亚药业,80%归节能技术服务公司,3年期满节能设备归新亚药业。 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组织一批专家对新亚药业项目进行了200天左右的调研、测试、可行性方案论证和设计施工,调试验收后,取得节电61%、9个月就回收50%投资的好效益,公司不到两年就可收回投资。新亚药业3年期间的效益包括:减少维修费用30万元;节电、节水近90万元;项目实施后享受国家节能退税76.4万元;不投资一分钱就净得近200万元固定资产。 新亚药业案例使合同能源管理在上海广受关注,市政府机关、医院、学校、超市、宾馆酒店和大中企业纷纷提出加入示范项目申请。其中,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集休闲、娱乐、餐饮和住宿为一体,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经过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前期诊断分析,结合交流中心要求的对空调系统、锅炉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项目总投资117.2万元,改造后达到节能33%的实效,每月节约能源费用5万元,3年不到即可收回投资。 潜力巨大 前景看好 “十一五”期间,上海的目标是万元GDP综合能耗再降20%,其中,2006年下降4%。这样艰巨的任务迫使上海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兼任上海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市经委节能环保处处长陈金海称,“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将组织、协调安排40个大中型节能项目,预计可削峰140万千瓦时,经过5年努力,争取全市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效果相当于建成一个600万千瓦时的能效电厂。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的近期目标是:瞄准年耗能达5000吨标煤以上的800多家重点用能单位,对其中的150家开展用能消费合理性诊断和用能分析,找出节能降耗的潜力及解决途径。据悉,这800多家重点耗能单位占到了全市企业耗能的70%—80%,而有关调查表明,其可节省的能源比例达到30%。 谢仲华说,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也将搭建平台,在宣传、融资、风险等关键问题上争取有所突破。同时,将进一步规范节能市场,在为节能改造的企业和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提供一定优惠政策扶持的同时,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利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