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讯 记者从3月17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以能耗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11.2%的增速。不过,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根本好转,一些地方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难度也大。
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工作,并以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记者还从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中央资金2250亿元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耗6.3亿吨标准煤,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以能耗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扭转了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大幅上升的势头,促进了结构优化升级,改善了环境质量,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管理方式、能力建设等方面还有不少值得探讨和完善的问题。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仍处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长期以来的高消耗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又使需求呈刚性增长,自身能源供应严重不足;同时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扭转,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十二五”要实现能耗强度下降16%、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7%,节能减排工作难度不小。
“要认识到16%的难度,同时还要有跟进措施。一是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目前的能耗实际现状,弄清中国的基础。二是确实要区别对比,各区域之间单位GDP能耗之间差别很大。各省区产业结构差别很大,再加上,工业的种类不同,单位产品能耗差别也很大。三是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千万不能一哄而上。中国前几年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上了大量小型生物质能发电厂,造成转换效率低,资源浪费。四是千万不能为了指标弄虚作假。”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马富才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全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完成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左右,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四项污染物排放量均减少1.5%的目标,对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据统计,国家层面的GDP下调到7%,有12个省市的GDP是上调的,有个别的省上调还不少。同时“十二五”规划草案里,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有六项比“十一五”增加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十二五”的节能减排要完成目标,难度应该是很大的。
解振华要求,全国发改系统要加强节能减排宏观指导,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务求节能取得新进展;要加快示范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要增强污染防治能力,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要用好中央投资,强化项目管理;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制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紧紧抓住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宏观性重大问题的研究。
本次会议总结交流了“十一五”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的工作成效,研究“十二五”工作思路,部署2011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来自全国各地和相关部委负责人共180名代表参加会议。
深入专题了解:“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