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华体会(中国) 政策法规 产业市场 节能技术 能源信息 宏观环境 会议会展 活动图库 资料下载 焦点专题 智囊团 企业库
能源信息  中国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 能源信息 >> 能源财经 >> 正文
新能源浪潮:世界第四次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来源:国际能源网 时间:2011-6-29 21:05:02 用手机浏览

    有国际问题专家指出,减排框架一旦形成,必将对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行严格数量限制,这必将左右全球经济的总规模。二氧化碳排放权就会作为经济的发展权而可能变成一种国际通行的货币单位,从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与美元分庭抗礼。目前唯一的国际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设立在欧洲,欧盟已获得了越来越突出的国际话语权。

    目前,构成温室气体主要来源的化石燃料在美国能源结构中占到85%的比例。美国在国际外交谈判中因此难免被欧盟牵制。

    也有观点认为,此次奥巴马政府试图展开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和欧盟争夺这种未来的“能源通货”建设的主动权。这是金融领域的一场博弈。

    以上是一些金融历史观察者的推测,更现实地看,中国目前也将面临国际气候外交中的潜在威胁。目前更具操作性的做法是,未来欧美很可能联手,以碳排放为借口,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由于过度消耗煤炭、石油这些传统能源,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由此也使得以美欧为主的国际舆论甚至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减排义务的声音越来越高。这也成为中国需要推进“新能源”技术发展的迫切理由。

    中国策略

    随着国家能源局近期拟定的《新能源产业规划》出台,也标志着中国高调宣布全面开发“新能源”。从政府的意图看,背后更多是一些基于现实的战略考虑。

    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近几年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四处寻找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动用了巨大的外交资源,同时也投入了相当多的外汇储备,使得中国对外获取能源的边际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而“新能源”大多是可再生能源,是内化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其次,是出于对国际原油价格重新上涨的担忧。与欧美不同,由于历史上石油长期自给,中国未受到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对于降低能源依赖的重要性都缺乏直观认识。而2008年国际油价的疯狂上涨,无疑给了中国一次极大的心理冲击。

    因此,在顺应全球“新能源”产业兴起的潮流之下,中国也迫于国际“减排”压力和经济增长内因需要开始大规模推进“新能源”产业。

    目前,在本文开头提出的全球前沿的“新能源”技术是在生命科学和物理化学学科的交叉中产生的,但如此前沿的研究在中国目前还远没有进入“体制性”的研究阶段,也鲜有民间资本问津,仅仅是中粮和中石油(13.99,-0.05,-0.36%)等大型国企有一些研究开发项目。

    而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规划》中提到的智能电网,其推出与传统电网改造之间所引发的改革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因此太阳能、风能产业中一些不涉及核心技术的中下游制造业在中国发展却十分迅猛。而在短短的数年之间,行业内部已经引发了产能过剩之忧。以“太阳能”产业所需多晶硅为例,目前该概念股炒作十分凶猛,但实际上,随着近两年民间资本疯狂投资多晶硅领域,导致多晶硅产能已经大于需求。这使得政策制定部门也有些始料不及。

    2008年年底以来,整体“新能源”板块在流动性推动及政策刺激的双重作用下发生大幅上涨,相对底部涨幅达129%,资本在这一领域的投资活跃,也是看到了“新能源”终将改变现有能源供给状态的长远未来。

    但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新能源”板块的“泡沫”开始浮现,中国的光伏产业和风电制造都在进行产业调整,行业所面临的困局也开始显现。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近期就在一次访谈中对此冷静地表示,“新能源”在中国的一些产业,目前短期并不理想,他认为现在主要还是靠财政补贴。无论太阳能,还是风能发电,都不稳定,对电网的要求极高,只能算是“缝隙产品”。

    目前,风能和太阳能在中国的未来发展确实还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对于光伏产业,3月份财政部和建筑部出台的“光伏屋顶计划”是里程碑式文件,预计目前申报的项目已经超过500兆瓦,甚至可能超过1GW。地方政府也出台措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财政部将实施“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加快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市场。

    但事实上,在诸多的“新能源”技术之中,中国目前最有实际作为的是煤炭的清洁利用。在CBN记者的采访中,很多能源专家就提出,中国目前70%都依赖煤炭,如果将对煤炭燃烧排放的“捕捉”技术运用到位,就可以减少很多的碳排放,同时高效利用煤炭资源,是中国当前最契合实际的技术需要。

    与风能与太阳能发展受到热捧不同的是,煤炭捕捉技术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申银万国最新的一份《清洁煤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中指出,中长期而言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很难发生根本改变,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污染物及碳排放、发展清洁煤发电技术具有战略意义。

    而朱棣文所领导的美国能源部一位中国能源小组的研究员不久前在美国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透露的想法也颇具代表性,给当前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提供了一种冷静的思路。

    他认为,现在对于中国能源运用最切实也是最重要的不是发展可替代能源,也不是追逐新潮技术,而是节能减排,提高现有能源使用效率,同时改善环保监管体系,投资于人力资源、软件以及管理。

    也许,当一阵阵“新能源”投资和追捧的热潮退去的时候,真正扎根生长的技术才会慢慢显现,中国的“新能源”之路也会逐渐清晰。

 

上一页  [1] [2] [3] 


分享到:
相关文章 iTAG:
华电山东枣庄新能源50兆瓦风电项目落户台儿庄
内蒙古达茂旗风电企业1-2月发电3.04亿千瓦时
甘肃酒泉2014年风电累计发电达410.7亿千瓦时
2014年甘肃酒泉新增风电装机245万千瓦
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全力推进能源革命 建成305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
新能源蓝图绘就政策刺激下民资迎进场良机
河北尚义县全力扩张新能源基地 风电总装机180万千瓦
频道推荐
服务中心
微信公众号


CESI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网站合作
网站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服务
金融服务
项目对接
技术推广
最新活动
邮件订阅
中国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致力于打造节能领域最高效的技术、项目、资金一站式服务平台。
©2007-2015 China-esi.com
湘ICP备12011889号
节能QQ群:39847109
顶部客服微信二维码底部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