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事故后,世界各主要核国家对核电发展态度各异。我国应在高度重视核安全的基础上,从自身发展出发审慎考虑核电发展,不轻言放弃。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最终定位7级最高级别核事故。几个月过去,这一事件给世界主要持核国家所带来的不同程度影响正在显现。
在接受《中国投资》杂志采访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能源业务部专家王泽平告诉记者,面对日本的核电危机,包括美、法、英、德及印度、韩国等国在内的世界各主要核国家对于核电发展方向的态度迥然有异,已经派生出不同的阵营。在王泽平看来,目前各国发展核电态度迥异,主要是从自身政治、经济、能源战略出发,各方利益纠葛的结果。
德瑞意宣布永久弃核
每一次核电事故都伴随着核电发展的“低谷期”
回顾历史,自1954年人类建造第一座核电站以来,核危机事件时有出现,1957年发生温德斯凯尔核电站事件后,核电在数十年时间里成为英国的“政治雷区”;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件,美国在之后的30多年里再没有建新核电站;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大灾难,让人们“谈核色变”。每一次核电事故都伴随着核电发展的“低谷期”。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重新审视了核电发展的必要性,世界核能利用已经从滞缓走向复兴。然而此次与日本核电站事故一起被引爆的,还有全球各界人士对于核电发展的担心和争论。
德国政府执政三党5月29日夜经过长时间讨论,决定德国所有核电站在2022年前全部关闭。这使德国成为首个宣布彻底放弃核电的主要经济大国。由于德国民众担忧核威胁,默克尔在3月下令暂停核能发展,并关闭了5座运转时间最长的核电站。
核泄漏事故后,瑞士政府立即宣布中止对现有5座核电站的更新改造计划,对运行的核电站进行了安全检查,而5月25日瑞士政府发布公报称,瑞士现有5座核电站将于2019年至2034年陆续达到最高使用年限。之后,瑞士将不再重建或更新核电站。这意味着2034年之前,瑞士最后一座核电站将关闭。
在德国、瑞士之后,意大利也将走上弃核之路——意大利人民通过公投对核电给予了彻底否定。在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后,意大利将成为第三个宣布中止核能发电的欧洲国家。
英美法继续发展核电
奥巴马政府称,仍会把核能作为其发展美国新能源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对核能是否安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除上述几国外,英、美、法等大部分国家在进一步强调安全性的前提下依然对核电发展保持了积极态度。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生产国,但最近30年里没有新建核电站,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之前发生的重大核事故引发了公众对于民用核能的质疑,美国各主要电力公司考虑到对自身企业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哪家企业主动提出新建核电项目。但可以看到,美国对核能技术的研发一直并未止步”。王泽平告诉记者,日本核事故后,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要求对美国现有的104座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其中部分核电站位于地震活跃区域。奥巴马政府称,仍会把核能作为其发展美国新能源计划的一部分,目前对核能是否安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为此,他们已提议通过贷款担保刺激新核电站建设,扩大核能力。
法国75%的电能来自核能,比例占世界各国之首;政府已承诺对目前的58个核反应堆进行安全审查,但明确表示:核能将继续是法国有40年历史的能源独立政策的基石,并拒绝对核能进行公民投票的要求。
英国政府要求其首席核检查官提交一份有关日本福岛事故对英国目前和未来核电站影响的报告。英国能源大臣表示,英国原计划在未来10年建造5座新核电站,受到日本核灾难的影响,英国政府可能会相应缩减该计划,但不会终止。
俄罗斯目前有32座运营核电站、11个在建核电站。总理普京目前下令对俄罗斯核电厂进行安全检查、重新评估国家的核能计划。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下令对印度20个正在运营的核反应堆进行安全评估。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说,印度目前没有关闭核电站的计划。印度目前有5个在建核电站,目标是让核能在2050年前占整个电力供应的25%。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