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工信部和科技部组织开展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的修订工作。经筛选、核实及专家评审,形成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4年版)》(征求意见稿)。
开发类
一、大气污染防治 1、烧结烟气活性炭吸附法复合污染物协同处置装备
关键技术:高效脱硫脱硝碳基催化剂研制;活性炭再生活化技术;活性炭脱硫脱硝控制条件优化技术;多层吸附技术;活性炭防摔损均匀布料技术;一体化加热冷却技术;颗粒输送阻氧技术;多点卸料技术;姿态控制技术;链条跑偏控制技术及链斗输送稳料技术。
技术指标:脱硫效率≥95%;脱硝效率≥60%;二噁英脱除率≥90%;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满足《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出口粉尘浓度≤20mg/Nm3。
使用范围:钢铁烧结机烟气净化除尘
2、有色行业烟气电凝并-电袋一体化除尘技术装备
关键技术:设备流场与阻力优化;新型耐高温、耐腐蚀、低阻力长滤袋及滤料研制;电区与袋区的布局与分级;细颗粒荷电预凝并技术;凝并-电袋一体化结构优化。
技术指标:烟尘排放浓度≤20mg/m3;设备本体阻力≤1000Pa;设备适应工作温度≤350℃。
适用范围:有色金属冶炼行业
3、低浓度多组分有机废气滴滤式生物净化技术装备
关键技术:生物亲和性好、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的填料筛选和制备技术;生物滴滤床喷淋装置及气体分布结构及再分布构件的优化设计;研究生物滴滤床快速驯化挂膜方式,提高生物挂膜效率和生物活性;研究生物滴滤床反冲洗操作方式、强度、频率对生物膜活性影响,掌握合适的反冲洗策略。
技术指标:进气范围:苯200mg/m3~500mg/m3,甲苯10mg/m3~40mg/m3,二甲苯10mg/m3~50mg/m3;排放浓度:苯≤5mg/m3,甲苯≤10mg/m3,二甲苯≤10mg/m3,填料的使用寿命≥3年,挂膜时间≤4d。
适用范围:机械喷涂、印刷、电子制造、轻工、化工、制药、皮革、家具、汽车制造等行业有机废气净化
4、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船用低速柴油机尾气氮氧化物(NOx)净化装置
关键技术:SCR反应器优化设计技术;SCR系统运行与监控技术;SCR与柴油机集成配机技术。
技术指标:NOx排放浓度≤3.4g/kW?h;氨气逃逸量≤10ppm;SCR系统压力损失≤4kPa。
适用范围:船舶用柴油机(柴油机转速<130r/min)尾气脱除氮氧化物
二、水污染防治
5、重金属及含砷废水处理及资源回收微生物反应器
关键技术:开发真菌菌种的筛选、分离、纯化以及人工驯化技术;真菌菌体的大规模发酵生产技术;解决菌种的挂壁问题、菌体流失问题,菌种的大规模生产、菌剂保存;含砷土壤的菌剂开发等问题;微生物反应器以及重金属回收装置的设计制作。
技术指标:对含锰(Mn)(5000mg/L以下)、含铅(Pb)(3000mg/L以下)、铜(Cu)(500mg/L以下)的重金属废水去除效率≥70%,回收效率≥60%;对含镉(Cd)(1000mg/L以下)、含铅(3000mg/L以下)的重金属土壤实现固定效率≥80%;对含砷(As)(2000mg/L以下)的土壤实现固定效率≥80%。菌体单位吸附量≥46.75mgPb/g菌体干重≥37.62mgMn/g。菌剂环境:pH 5~8, 环境温度10℃~35℃。
适用范围:含重金属废水、土壤处理及资源回收
6、高盐废水正渗透水处理装备
关键技术:高效预处理技术开发、正渗透技术开发以及正渗透驱动液回收技术开发。
技术指标:废水TDS:8000 mg/L~25000mg/L;高效预处理出水硬度≤60mg/L,或硬度去除率≥95%;正渗透系统回收率≥90%,正渗透系统脱盐率≥95%;膜使用寿命≥3年;处理规模为1t/h~20t/h。
适用范围:高盐废水处理
7、快速传质内循环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装备
关键技术:筛选生物固定化和流化颗粒载体;基于新型流化载体技术优化设计流化床主体结构、布水/布气组件的结构形式及与流化床主体的分布等参数;归纳系统传质速率常数的变化规律。
技术指标:在相同污水处理能力下,包含该装备的组合工艺装备较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备水利停留时间缩短55%,污泥产量减少≥60%,占地面积缩小≥55%。运行总成本降低≥30%;动力消耗降低5%~10%。
适应范围:污水处理
8、重金属及砷特征吸附--解析及资源回收成套技术装备
关键技术:复杂溶液体系下重金属特征吸附剂的合成;纳米除砷吸附剂的合成;高吸附容量吸附剂的粒化;定位喷淋吸附技术的开发;重金属特征吸附--解吸成套装备研制。
技术指标:重金属离子饱和吸附容量>200mg/g,吸附剂粒径1mm~5mm;寿命>60次,分离系数>500,重金属离子浓度富集50倍以上。砷饱和吸附量>50mg/g,砷残余浓度<0.2mg/g,寿命>50次;解析后液中Cu、Ni、Zn等重金属离子浓度1g/L~10g/L,可直接进入冶金系统回收,回收率>90%;废水处理过程酸碱消耗降低量>10%;中和石膏中重金属含量降低量>50%。吸附—解析成套高效反应器高径比>5;定位喷淋吸附技术的吸附能力提高20%~30%。
适用范围:冶炼过程重金属废水处理
三、固体废物处理
9、医疗垃圾等离子无害化处理装备
关键技术:研发医疗垃圾适应性强、处理面广的焚烧熔融炉,保证高温焚烧熔融较长的停留时间,较好的混合程度;研发适用于医疗垃圾焚烧熔融炉工况下的长寿命等离子喷枪,并将其集成于垃圾焚烧熔融炉灰渣熔池中,实现灰渣熔融固化处理,使灰渣中重金属浸出毒性符合《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GB/T18773-2008)。
技术指标:处理量:10t/d~20t/d;一燃室温度≥850℃,二燃室温度≥1100℃;烟气停留时间>2s;由1100℃以上降至600℃进入急冷塔,烟气从600℃冷却至200℃时间<1秒;残渣热灼减率<5%;焚烧效率≥99.9%;有毒有害物质焚毁去除率≥99.99%。
适用范围:医疗垃圾处理
10、污染场地修复成套技术装备
关键技术:有机污染类:污染土壤热相分离装备优化方案设计;污染土壤热相分离设备的研发加工;改进后污染土壤热相分离设备工程化应用与性能评估研究。土壤热脱附系统装置末端催化燃烧模块的设计与研发。 重金属污染类:土壤粉碎、筛分、传输、稳定化搅拌反应等单体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单元设备的集成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
技术指标:有机污染类:装备处理能力>8t/h;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去除≥95%;化学物质多氯联苯(PCBs)去除率≥99%;土壤残留浓度≤0.5ppm。重金属污染类:系统单套处理能力≥500t/d。没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
适用范围:有机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11、土壤和地下水石油污染修复成套装备
关键技术:开发石油污染两相真空抽吸环境修复技术;地下水修复过程自动监测技术;两相真空抽吸土壤和地下水修复过程模拟技术。
技术指标:对石油类污染物自由相的处理程度达到85%~95%;使用周期内处理容量比化学氧化法、气项抽提法(SVE)、抽出处理法三种技术大50%~85%。
适用范围:地下水修复
四、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
12、PM2.5便携式监测仪
关键技术:研发智能近红外粉尘浓度检测技术;颗粒物粒径分级技术;智能温湿度检测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超阈值报警技术。
技术指标:颗粒物监测浓度范围: 1μg/m3~1000μg/m3,分辨率0.1μg/m3;颗粒物粒径分级的电子脉冲宽度:PM2.5≤100ms,PM10≤200ms;温度范围:-45℃~99℃,分辨率0.1℃;湿度范围:0~90%RH,分辨率0.1%RH;现场监测模式:间隔时间:1s~9999s可设;最大时间:8000min;最大数据量:10000组;在线监测模式:最大数据量:10000组,1组数据/h;蓝牙最大传输距离:10m;报警阈值:250μg/m3。
适用范围:大气细颗粒物监测
13、智能除尘清灰控制仪
关键技术:对粉尘浓度、压力、温度及风量等不同信号的采集、处理技术及抗干扰技术;对多变量参数控制的逻辑运算与处理技术;对循环累积偏差的自动修正技术;延长过滤单元使用寿命;提高系统清灰效率及降低能耗。
技术指标:压差检测:压差输入范围:0~3.92kPa;重复性:±0.5%;精度:±2.5%;响应时间:100ms;压力检测:压力输入范围:0~0.8MPa;重复性:±0.5%;精度:±1%;响应时间:100ms;温度检测:测温范围:-40℃~300℃;精度:±2.5%;粉尘浓度:测量范围:0~1000mg/m3;检测颗粒:0.1μm~200μm;精度:±5%;漏袋检测范围:0~1000mg/m3;检测颗粒:0.1μm~200μm;精度:±5%。
适用范围:大气污染防治、工业除尘
五、资源综合利用
14、海工用反渗透耦合工艺海水淡化成套装备
关键技术:超薄致密脱盐层的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材料制膜配方与工艺技术;反渗透膜及膜压力容器制作技术;反渗透工艺耦合(超滤+反渗透)技术。
技术指标:系统脱盐率≥98%;系统回收率≥28%(25℃);产水含盐量≤700mg/L;系统进水温度:0~40℃;产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每吨产水占地0.06 m2/m3~0.1m2/m3;能耗:10 kW?h/m3~15kW?h/m3。
适用范围:船用海水淡化
六、噪声与振动控制
15、燃气电厂低频噪声源头治理成套装备
关键技术:研发以余热锅炉内部噪声源识别技术为基础,从噪声源头进行治理的低流阻高效降噪设备;研发阻抗结合的冷却塔低流阻高效降噪设备;研发燃气电厂其他区域的专业降噪设备;研发降噪设备工厂化、模块化制作安装技术。
技术指标:烟囱出口处降噪量≥30dB(A),低频段降噪量≥12dB(A);锅炉本体低频辐射噪声降噪量≥10dB(A);冷却塔通风降噪设备的阻力损失<20Pa,降噪设备的综合降噪量≥35dB(A)。
适用范围:燃气电厂的噪声与振动控制
七、环境污染防治专用材料与药剂
16、耐压型超滤膜
关键技术:可溶性纳米-亚微米级无机粒子与可溶性聚合物复配技术,双螺杆挤出-界面致孔与复合纺丝集成技术。
技术指标:膜丝纯水通量>600L/(m2·h·0.1MPa·25℃),断裂强力>6N,孔径0.05μm~0.08μm,耐压≤0.3mpa。
适用范围:污水治理
17、水处理用纳米纤维生物膜载体
关键技术:提高载体的比表面积;提高载体表面微生物的附着量;提高载体的孔隙率;提高载体的亲水性;促进微生物的挂膜,有效缩短微生物挂膜时间。
技术指标:微生物挂膜时间≤10d;比表面积≥5500m2/m3;浸入水中后30min内完成吸水率饱和孔隙率≥85%;载体厚度≤3mm;培养基添加物含量约≤2.4kg/m2。
适用范围:水体生态修复
18、功能单分子复合材料
关键技术:开发孔径在0.1μm~50μm可控且呈单峰分布的多孔载体材料;通过分子键合技术开发单分子复合除油材料;提高耐温性及机械强度;提高吸附饱和材料的再生效;除油装备的研发。
技术指标:显气孔率≥40%;孔径呈单峰分布,孔径尺寸在0.1μm~50μm;压缩强度≥1.0MPa;弯曲强度≥1.5Mpa;用于酸介质的产品酸腐蚀性质量损失率≤5%;用于碱性介质的产品碱腐蚀质量损失≤5%;载体键合覆盖率≥60%;处理≤200ppm的含油废水,出水<1ppm。
适用范围:水中除油
19、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微生物菌剂
关键技术:研发微生物菌剂镉(Cd)、铅、(Pb)、铜(Cu)、锰(Mn)、汞(Hg)、锌(Zn)等重金属的适应性;培育和驯化针对多种重金属的微生复合菌剂;研究施加微生物菌剂的工程技术。
技术指标:对重金属的固定效果,镉(Cd)≥80%;铅≥(Pb)80%;铜(Cu)≥70%;锰(Mn)≥90%;汞(Hg)≥70%;锌(Zn)≥80%;同时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含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二级标准:(pH:6.5-7.5) 镉(Cd)≤0.30 mg/kg;铅(Pb)≤250 mg/kg;铜(Cu)≤50 mg/kg;锰(无标准);汞≤0.30 mg/kg;锌≤200 mg/kg。 适用范围: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
八、环境污染应急处理
20、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装备
关键技术:开发华体会(中国)水压匹配技术;基于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信息化控制技术;渗滤液加酸及酸碱度调节技术;系统进水流量控制技术。
技术指标:系统集成于集装箱中,进水为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pH值6.0~9.0;SS≤5mg/L;CODcr≤100mg/L,BOD≤30mg/L,NH3-N≤25mg/L;TN≤40mg/L;脱盐率≥96%,清水回收率≥75%;其他指标符合《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要求。
适用范围:应急和日常渗滤液处理
[1] [2] 下一页
|